2008年,国资委和国家外专局把CMA引进中国,一时间受到企业财务管理高层的广泛关注。引进管理会计人才和培养财务职员的成本分析能力成为大型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因此引发“CMA热”。数以万计的财务人员为了加薪跳槽走上CMA的考试一路。
难道学习CMA的价值仅仅只是为了跳槽?这里,高顿小编很荣幸采访到了一位优秀的CMA学员季贤伟,身为制造业外企财务经理的他是如何解读这张CMA证书的呢?
跳槽=CMA的价值?
“有些人为了跳槽去考CMA的这种动机,我觉得是片面的。”季贤伟表示,管理会计在国外已经十分普及,学习CMA在未来无论是个人的规划上还是会计管理的趋势上,都是财务管理层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作为财务经理,我需要有更强的财务分析能力来帮助企业做出**的决策,而学习CMA确实能开阔思维管理。”他认为,现在的上班族太具功利性,如果只想拿到CMA这张证书而去应式学习,是不可能将CMA的财务分析核心融会贯通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再创造,活用到工作中,帮助整个团队做好成本管理和财务预算的决策。
除此之外,学习CMA后英语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升。现在去外企工作,除了要有专业的财务能力素养,英语要求也必须要能说会道。和国外的公司谈合作,管理国际项目都需要有优秀的英文基础作支撑。
CMA管理会计体系=未来财务的走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都走在国际接轨的轨道上,未来中国的管理会计必将是大势所趋。“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不发展管会是不行的。”纵观现行趋势,长虹公司就已经率先实现传统会计标准化流程的外包,企业内部财务职员均为财务成本分析师。
“传统会计已经没落,未来将要有很多的人加入管理会计的大军中。”季贤伟认为,要做好成本分析,你首先要有一个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的综合判断,而CMA教学中无固定模式的思维运作方式将会是未来**的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