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费用包括的内容较多,一般指:
1.利息费用。在一定的资产负债率条件下,企业总要按期支付相对固定的利息,只要企业采取举债经营方式,这项支出就不可避免。
2.偿债基金提取额。企业为了偿还一些长期债券,例如发行长期债券,为了确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通过设立偿债基金的方法,在长期债务偿还期内,按期提存一定数额用来偿付利息和归还本金的专用款项,这种按期提取的专用款项称为偿债基金。企业这样做的结果就形成一项按期、固定的支出。由于这种支出和利息支出不同,必须是在税后的基础上提存,不能起到减税作用,或者说,每提存1元钱的偿债基金,需要更多的税前利润,所以,要将其还原到税前利润水平上。
3.租金费用。企业采取租赁方式租入资产,不管企业的经营成果如何,都必须根据租赁合同按期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其租金支出也是相对固定的,和利息支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且也属在营业收入中开支的项目。由于租金的支付已抵减了税前利润,所以还应包括在分子之中。
4.优先股股利。优先股股利虽属利润的分配项目,但优先股股利与普通股股利不同,普通股股利的分配可视企业盈利情况而定,既可以支付,也可以不支付。优先股股利则不管企业经营成果如何,都需要按期支付,就这一意义而言,优先股兼有负债性质,所以说优先股股利也是企业的一项固定支出。优先股股利是用税后利润支出,不具有减税效应,因此,要将其调整到税前利润水平。
总之,不管固定费用包括多少项内容,其原则是一致的,包括的内容越多,指标就越保守。
该指标必须超过1,而且越高越好,分析时,可以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考察其变动情况,也可以同其他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或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的保证程度如何。该指标没有一个固定的判断标准,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掌握,评价时还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