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像求职者一样思考薪水时,你的潜在雇主也和你一样,在类似的问题上,想好与你博弈的窍门。
忧虑没有必要,它只会蒙蔽你的判断力。你需要借助大数据的思维,获取一些可靠的信息来旁敲侧击,与雇主的期望相响应。
我们这里说的“大数据”思维,并非是借助晦涩深奥的分析软件制作图表,而是竭尽你一切所能,做信息搜集与整理工作。手头上的信息越多,决策便越有效率。
如何谈到自己最想要的薪水呢?当然不是说,你想要多少就给多少,最后必然是在你能接受的与公司能给你的中间,寻找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可以试试以下一些方法:
1 进行严谨的调查研究。
例如,你可以使用一些求职网站51Job、智联招聘查看具体的岗位薪资,也可以到看准网这样薪酬资源较丰富的网站上直接搜索。
甚至,你可以把与你岗位相近的也了解一番,包含工资支付等信息。
货比三家不吃亏。你知道的越多,给公司介绍你的价值的时候,会越有信心。
2 搜集市场的细节和情报。
光盯着静态的行业和岗位,还是不够的。你将城市与城市、地域与地域进行了比较吗?你比较了实力迥异、开价筹码不同的雇主了没?
收集这些情报,将帮助你为面试以及谈话做好准备。
情报不止来源于互联网,也可以来自于前辈、好友,甚至找专门的猎头咨询。
以前认识一想跳槽的姑娘,谈薪水前三天,找了好几个猎头做深入交流,最终为自己谈到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3 让你的价值,在薪酬对话中显而易见。
如果你清楚地了解你的价值,你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会更加容易。
说到价值,分为现有和未来。现有的话,主要是看你手上有哪些筹码。你的学历、专业、背景、资质等都有可能成为你的筹码。
当然,筹码不够的话,高含金量的证书,也是一个加分项。例如,你应聘财务分析岗位,在高顿考出CMA之后再去谈薪资的底气,就要比没有这张证明显更加多一些。
4 得到内部中肯建议。
意见有分业内人士和局外人的,最可靠的还是来自业内人士的建议。
如果有机会,可以询问一下当前员工的工资或薪金范围。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33%的受访者,会愿意直接回答求职者关于薪酬的调查研究问题。
在面试前就开始准备谈判
1 制定好个人预算。这和要求更多的钱一样重要。对许多人来说,他们赚的钱越多,他们花的钱越多。
2 对你的市场价值有信心。在有助你面对他们的质疑时,毫无惊慌地作出“笑着做出回应”。
3 明确你的目标。清晰地掌握好自我发挥的空间,以防你收到一些不好的报价。许多求职者开口谈钱时,都很恐慌,怕自己要多了对方歇菜,怕要少了自己吃亏。
4 自定义你的谈判过程,每个雇主无法一概而论。适合某一角色,可能不一定就完全适合另一种角色。
从不依赖某一个数字。有自己的一整套薪酬评判标准,不只是工资。
记住:如果你已经进入了谈薪水的阶段,那么证明你已经向雇主初步证明了你的价值。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事实上,这是你的优势,放松就好,并确保他们没有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