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国内注册会计师占据主导地位,深受财务人士热捧之机,2009年国家外专局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携手将国际知名的管理会计资格认证CMA引入中国。 国家此举正是因为国内管理会计人才奇缺,中国会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财务会计人才早已经饱和了,且质量也参差不齐。随着中国经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国内大量企业赴美上市,大量美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都需要具有管理会计技能和国际视野的管理会计人才,而恰恰相反的是,中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培养不出管理会计人才。所以中国外国专家局借助IMA强大的管理会计支撑、研发能力将CMA引入中国,可以说,CMA引入中国恰逢其时。 一、传统财务人员严重过剩,管理会计人才奇缺 目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状况是:传统会计人才过剩,管理会计人才缺口达40万。 依托中国高校,通过学历教育,每年约能培养出30万—40万个具有各层次学历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人员每年净增30万,的确是令人瞠目的数字。据教育部教育计划司的资料,现在每10名在校大学生中,就有1名学会计专业。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了社会对会计职位需求的大幅萎缩。在各地人才市场,往往一个会计招聘名额就会有几十名毕业生来应聘和竞争。中央财经大学刘俊勇教授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管理会计的高速发展阶段,管理会计将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 二、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在中国 >> 2012年11月,国资委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大央企和各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做好2013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认证培训事宜。 >> 2011年,总会计师协会针对下属所有会员单位发布了学习CMA的红头文件,推荐全国各地会员企业积极参与CMA的培训与认证。 中国银行 2010年,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发布了《员工业余进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积极支持员工考取CMA认证。根据通知规定,凡连续工作或服务满两年、上年年度绩效考核等级为B(基本完成绩效目标)的员工,均可申请此项计划。凡是通过所有考试并获得CMA认证的员工可以获得8000元的现金奖励,并拥有获得优先晋升的机会。 集团内训 IBM公司已经支持了CMA认证长达“数十年”,并自2002年期,每年投资举办公司内部的CMA复习课程,由公司承担员工的课程及考试的全部费用。多年以来,此课程的规模从最初的12人调整到现在的约20人。参加课程的员工全部来自IBM公司财务部门的各个层级。 全球广告、市场营销、公司传播领域的**者,奥姆尼康(Omnicom)集团于2007年开始与IMA合作,推出现场CMA指导课程,以此作为向职员提供的一个公司内部职业发展项目。课程、教材及考试的费用均由公司承担,参加课程的职员均由他们的经理进行推荐。目前,此项目已扩展到其全球的子公司。 此外,摩托罗拉、强生、卡特彼勒、中国电信、中国核电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均组织员工参与CMA培训与认证。 三、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前景 CMA被引进后,以其国际的高认可度、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极强、中英文考试方便等优势,受到来自外企、国企、民企、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者和从业者的青睐。更重要的是,**的中国区IMA会员薪资调查情况显示,CMA的平均工资和平均年薪分别为216,127 元和278,310 元,非CMA 的平均工资和平均总薪酬分别为156,788 元和207,457 元。IBM 、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在国内招聘财务高管时明确标明“ CMA ”优先。 在去年12月举行的国家外国专家局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中文CMA项目续约仪式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主任白继迅表示:“按市场需求来说,CMA的市场需求量应该在40多万人。”